400-088-1900
周一至周日 9:00-18:00 聯系客服
2022-04-20 作者:道生 來源:道生醫療
中醫體質辨識,是指以人的健康狀態為認知對象,辨識分析體質狀態類型及其特征,通俗而言就是進行“中醫體檢”,為開展個體化精準中醫健康管理奠定基礎。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,對人的體質狀態判斷要遵循中醫整體性原則、四診合參辨證原則,全面分析其神、色、形、態、舌、脈等體征及情志、飲食、二便等情況,從這樣的身心整體、多維、系統健康數據進行綜合分析,才能獲得準確的判定結果。
就像清代名醫徐大椿在《醫學源流論》提到:“對每個人而言,氣血有強弱的不同,體性有偏陰偏陽的差異,生長環境有南北之分,年齡有老少之異,男女有不同的類別,飲食有肥膩或清淡之不同,心境有憂勞和快樂之別,天時有寒暖之不同,故人的臟腑健康狀態各個不同,從而受病就有深淺之各異?!?nbsp;從徐大椿的論述可見,體質辨識需要從這么多健康維度進行綜合判定,因此還是屬于一種系統性的醫學觀察,而不是依靠簡單的單一問診信息就能獲得準確的辨識結果。
在進行體質狀態辨識時,通常要經過系統的醫學觀察,根據年齡、性別、稟賦、生活習慣、舌脈信息等各方面因素確定體質狀態,再進一步確定養生調理方案,并于后期持續監測體質狀態有無改善,并相應調整養生調理方法。這實際上是一個整體、系統的健康信息采集與分析研究的過程,只有這樣,才能實現精準體質辨識與干預調理,使體質偏頗者的不適狀態得到正確的調理及糾正。如果缺乏這樣整體、系統的健康信息采集與分析,在體質辨識結果上就可能發生偏差,那么后面的養生調理方案就都是錯誤的,南轅北轍越糾越偏。
除了靠中醫醫生的專業判定來辨識體質狀態外,現在我們還可依托傳感器、大數據分析與AI技術,利用古今醫案及臨床積累的中醫大數據,訓練中醫體質辨識AI系統,助力非中醫專業人員,使用中醫AI系統來智能識別體質狀態,一樣可以保證符合中醫學專業性要求,獲得精準的個體化體質辨識分析結果。而且數字中醫科技產品更具有普遍推廣的價值,惠及千家萬戶。
中醫四診體質監測儀所搭載的“中醫大腦”,融合了4位國醫大師脈診數據、百余位名老中醫舌診數據、3000余位歷代名醫經驗及30余萬古今醫案,結合傳感器、醫學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,具有強大的中醫健康AI服務能力。僅以體質監測儀包含的傳統艾灸療法輔助決策系統為例,其中就涵蓋了從先秦到明清的300余位古代名醫與近代國醫大師針灸著作的寶貴經驗與數據,輸入個人健康信息,中醫云腦就能迅速從葛洪、孫思邈、楊繼洲、周楣聲等大師醫案數據、《針灸甲乙經》、《備急千金要方》、《扁鵲心書》、《醫宗金鑒》、《針灸大成》等名著中遴選出最適合檢測者的灸療方案。
道生“中醫大腦”
中醫藥健康服務AI引擎
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高度重視中醫診療設備的發展,提出了升級、改造、開發、推廣四個項目,選擇了一批中醫診療設備生產企業示范基地,并形成了中醫診療設備推薦項目。2008年以來,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高度重視中醫診療設備的發展,提出了升級、改造、開發、推廣四個項目,選擇了一批中醫診療設備生產企業示范基地,形成了中醫診療設備推薦項目。
近日,動脈網重磅發布“2022未來醫療100強”榜單。上海道生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持續創新的高科技產品、先進的自主知識產權技術以及巨大的市場潛力等核心優勢,領跑中醫大數據服務及智能應用行業,再度榮登【2022未來醫療100強·創新數字醫療榜TOP100】,較“2021未來醫療100強”榜單,道生醫療排名上升11位、估值上升60%!
無論是應對當今的新冠肺炎,還是未來的未知病毒,中醫只需要辨識癥候,把握病機,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辨證論治,對證下藥,治病。這是因為中醫強調整個生命的治療,也強調人與自然、社會的和諧統一,使人在整個身心的和諧中處于動態的平衡中
瘟疫是中醫對傳染性強、可引起流行的急性傳染病的總稱。兩千多年前的《黃帝內經》中被稱為“五疫”。明代吳又可在《溫疫論》中總結其發病原因因為感受到了天地之間獨特的異氣,也被稱為癘氣、雜氣、戾氣。
中醫藥人才是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基礎和保障。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以培養中醫藥特色人才為出發點,繼續開展中醫藥傳承創新千萬人才、中醫藥特色人才培醫藥特色人才培養項目(岐黃項目),努力培養一批中醫藥領軍人才,建設一批高水平的中醫藥人才培養平臺,青年一流人才和基層實用人才,為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提供人才支持。
在神舟十二號飛行任務中,中醫四診儀首次安裝在空間站,宇航員健康的護送神舟十二號上天,空間站中的中醫四診儀開始使用。這是中醫四診儀首次安裝在空間站。它通過望、聞、問、切的方式收集宇航員的健康信息,然后由地面醫療監督和醫療保險人員進行分析和判斷,建立基于中醫信息的宇航員健康狀況評價方法,守護宇航員的健康。